北上洗牙後要注意啲乜?醫生教你點護理
近年好多人會北上洗牙,快手又方便。不過由診所張凳起身,到返到香港呢段時間同之後幾日,點樣護理先至穩陣?以下用貼地方式,同你講清洗牙後注意重點,減少牙肉不適,又幫你維持口腔健康。
洗牙後正常反應
- 牙肉微微滲血、覺得酸軟,屬正常,通常1至3日內慢慢好轉。
- 冷熱敏感可能加劇,最多一兩星期會緩解。
- 感覺牙縫大咗,多數係因為牙石清走後「真面目」出現,唔係牙齒變細或鬆動。如果真係覺得牙齒郁,應該盡快檢查牙周。
- 做過噴砂去色漬嘅,牙面會較乾淨,但洗牙唔等於美白。
頭48小時點做
- 飲食:揀室溫或微暖嘅軟身食物,避免過熱過冷、酸辣、硬脆,同埋濃色素飲品(咖啡、濃茶、紅酒、可樂)以免刺激同返色。唔好用飲管,以免負壓令牙肉再出血。多飲水保持口腔濕潤。
- 清潔:當晚都要刷牙,但要「輕手」。用軟毛牙刷,沿牙肉邊打圈刷。餐後用牙線清理牙縫;牙縫闊位可以配合牙縫刷,由細碼開始,唔好強行塞。可用抗敏牙膏點擦敏感位,停留約2分鐘先吐出。避免含酒精嘅漱口水,改用微暖鹽水或無酒精漱口水。
- 行為:當日避免吸煙、酒精、長時間講大聲或劇烈運動。唔好成日用力漱口或吐口水,等血塊穩定。
- 止血:如果有滲血,用消毒紗布或濕凍茶包輕咬15至20分鐘。仍然止唔住,盡快求醫。
第3至7日持續護理
- 牙膏:早晚用含氟(約1000至1450ppm)牙膏,每次豌豆大小。刷完唔好即刻用大量水漱口,等少少時間,令氟化物發揮作用。敏感位可繼續用抗敏牙膏。
- 清潔工具:每日一次牙線+適當尺寸牙縫刷,配

合舌苔清潔,減少口氣。動作要慢,避免刮傷牙肉。
- 色素食物:做過噴砂嘅朋友,48小時內盡量避免深色食物同

煙酒,效果更耐。
何時需要覆診
- 一般情況下,每6個月檢查同洗牙一次;如果有牙周病,高風險人士(例如吸煙者、糖尿病患者)可考慮3至4個月跟進。
- 北上做過深層潔治(俗稱「刮牙根」)或分區麻醉嘅,請跟回原診所或返港牙醫按時覆診,評估牙肉回復同牙周囊深度。
- 記得向內地診所索取治療單、相片或X光(電子版),返港時俾自己牙醫留底,之後跟進會更順。
警號:呢啲情況要盡快睇醫生
- 出血24小時仍未停,或者愈嚟愈多。
- 牙肉腫痛加劇、口臭明顯、面頰或頸部腫脹、發熱。
- 咬合突然唔對路、麻痺超過預期、口角破損難以癒合。
- 有藥物或消毒用品過敏反應(例如皮疹、呼吸不順)。
拆解幾個常見迷思
- 洗牙會令牙齒鬆?唔會。鬆動通常同牙周病有關;洗走牙石後,原本被牙石「頂住」嘅鬆動感先浮面,需要牙周治療同持續清潔先穩定。
- 洗牙好傷牙?正規嘅超聲波潔治係震走牙石,不會磨蝕牙面;真正傷牙嘅,多數係唔正確嘅刷牙方法同長期口腔清潔不足。
- 用牙簽代替牙線得唔得?唔建議。牙簽易刮傷牙肉,清潔又唔全面;牙線+牙縫刷先係黃金組合。
返港路上小貼士
- 長途車程容易口乾,準備水或保濕噴霧;避免即刻飲凍奶茶或食辣嘢。
- 如果醫生有幫你塗氟或藥劑,遵照指示幾小時內唔好食嘢或只飲清水。
下次北上前可以準備嘅資料
- 提前問清會做普通洗牙定深層潔治、會否噴砂或塗氟、術後有冇特別限制。
- 要求提供治療紀錄電子版,方便跨境跟進。
關鍵係:洗牙之後,靠你每日好習慣先守到成果。輕手而徹底嘅刷牙、固定牙線牙縫刷、配合含氟護理,再加上定期檢查,先可以令牙石唔易返、牙肉更健康。北上洗牙可以係選項,但術後護理同持續跟進,先係你口腔健康嘅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