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洗牙同美白洗牙有咩分別?醫生詳解
近年唔少香港人「北上」做牙科,當中洗牙最常見;同時本地好多診所都主打「美白洗牙」。兩者聽落差唔多,但實際目標、原理同效果都有分別。以下用貼地角度,同你由牙醫角度拆解,揀邊樣先啱你需要。
先搞清概念:洗牙同美白洗牙唔係同一樣嘢
- 洗牙(一般指超聲波洗牙):主要目標係去除牙石同牙菌斑,保護牙齦同牙周健康。牙石係硬化咗嘅牙垢,黐喺牙面同牙縫位,自己刷牙基本上清唔走,長期唔理會令牙齦發炎、流牙血、口氣差,嚴重會演變牙周病。
- 美白洗牙(多數指噴砂/空氣拋光):用水氣流加細粉(例如碳酸氫鈉、甘氨酸或赤藻糖醇)打走表面色漬,譬如茶漬、咖啡漬、煙漬,令牙面更乾淨順滑、視覺更白。但佢針對係「牙漬」而唔係深層牙石,所以通常要配合常規洗牙,效果先齊整。
原理同流程有咩唔同?
- 超聲波洗牙:牙醫用超聲波機頭震走牙石,會沿牙齦邊緣、牙縫、甚至牙根面(需要時)清潔,再做拋光,減少牙菌斑黐附。呢個步驟偏向「醫療性」,核心係牙周健康管理。
- 噴砂美白洗牙:以高壓水同粉末射流,快速掃走牙面色漬同軟垢,對牙齒結構一般比較溫和,打磨後牙面更滑。若本身牙石多,通常先做超聲波洗牙,再用噴砂收尾,視乎個人口腔情況而定。
目的同適用人士點分?
- 想改善牙齦健康、成日刷牙流血、有牙石積聚、口氣問題:以常規洗牙為主,有需要再做深入牙周清潔。
- 牙石唔多,但飲茶飲咖啡、吸煙導致牙面易染色,追求即時「乾淨白淨」外觀:美白洗牙(噴砂)係好嘅補充,但唔等同「漂牙」。
- 想要更白嘅色階(提升牙齒本身色調):應考慮正規漂牙療程(過氧化物漂白),同洗牙係兩回事,最好由牙醫評估先決定。
北上洗牙同喺香港做,有乜考慮重點?
- 技術同項目名目:「北上洗牙」本身係地點概念,唔等於固定做法。預約前問清楚究竟係超聲波洗

牙、噴砂、定兩者都有;有冇牙周評估、拍牙片、治療計劃同跟進安排。
- 感染控制同設備:任何地方都要留意診

所嘅消毒流程、一次性耗材使用、儀器保養。有疑問可以主動發問。
- 溝通同紀錄:跨境做牙科要確保醫療紀錄清晰,方便日後跟進;如果做完返港出現敏感、腫痛,要知道點樣聯絡、可唔可以遠程覆診或轉介。
- 時間同持續性:洗牙係周期性保養(一般6至12個月視乎牙周狀況),長期規劃要考慮行程、跟進便利性。唔好為咗一次性效果忽略後續護理。
安全同副作用要知多啲
- 常規洗牙可能出現短暫牙齦出血、牙齒敏感,通常數日內會改善。
- 噴砂美白洗牙對大部分人安全,但有啲粉末唔適合特定人士(例如哮喘、嚴重牙周炎患者),或要轉用較溫和粉(如甘氨酸/赤藻糖醇)。有固定矯治器、植牙、貼面、金屬修復嘅情況下,選用粉末同操作手法要更審慎,交畀牙醫判斷。
- 漂牙同洗牙係兩個項目,漂牙可能帶來暫時敏感,要按指示使用脫敏產品,同時維持牙周健康先有好嘅美白效果。
點樣令效果耐啲?
- 日常清潔:認真刷牙、配合牙線或間隙刷,重點清牙齦邊。
- 飲食習慣:飲咖啡、茶、紅酒之後用清水漱口;減少吸煙。
- 規律覆診:由牙醫決定洗牙頻率;色漬明顯嘅人可適時做噴砂拋光;牙周病患者要優先控制炎症。
- 家居護理產品:選擇含氟牙膏、適合自己敏感程度嘅脫敏產品;避免過度研磨性太高嘅牙膏。
常見迷思快答
- 洗牙會令牙縫變大?其實係牙石清走後,見返牙齒本身嘅空隙;長期讓牙石「塞住」只會令牙齦發炎,唔係好事。
- 美白洗牙等於漂牙?唔係。美白洗牙係去色漬、令牙面乾淨光滑;漂牙先係改變牙齒本身色調。
- 北上洗牙一定快靚正?每間診所嘅標準唔同,關鍵係專業評估、清晰溝通同完善跟進。
總結
揀洗牙定美白洗牙,首先要了解自己目標:係牙周健康定外觀改善。美白洗牙可以令牙面即時靚靚,但唔能代替去牙石同控制牙周炎症;常規洗牙先係口腔健康嘅基本功。至於喺邊度做,重點係揀正規專業團隊、問清流程內容、做好跟進同日常口腔護理。搞掂牙周,配合適當美白手段,先至可以真正「白得健康、笑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