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軟硬結合”搶灘人工智能

  香港新聞網4月23日電 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人工智能概念持續升溫。23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的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上,企業家們表示,通過“軟硬結合”,中國企業正加速搶灘、落地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已經不是將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在採購、生產、零售、金融服務、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京介紹,用友公司也在推動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和商業應用相結合,在財務服務中應用“財務機器人”技術,為企業提供智能化的分析服務,將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管理中落地。

  與此同時,許多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也在積極嘗試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硬件場景中。

  “純軟件公司很難找到合適的硬件合作夥伴,軟硬件結合仍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出路。”出門問問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志飛介紹,公司自主開發了端到端的語音交互技術,並把語音交互運用到智能音箱、智能手錶、智能耳機、智能車載設備等智能硬件場景中。“智能音箱主要針對兒童使用,整個語音交互從喚醒到內容、到語音識別都是為兒童場景優化的。”

  李志飛認為,語音交互目前仍未成為主流的交互方式,主要原因是95%的智能設備都是智能手機。當非手機類智能設備佔到30%以上時,語音交互將會成為主流交互方式。

  此外,許多人工智能公司正努力在基礎技術上實現突破,掌握人工智能的“芯臟”。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企業必須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在未來免於被動。

  雲知聲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梁家恩認為,面向物聯網終端的智能芯片,需做得成本非常低、功耗非常低才能成功。

  “人工智能技術真正落地,關鍵在於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處理器。”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認為,雖然芯片研發難度大,但正因為“巨頭”的忽視,給了創業公司難得機遇。

  餘凱介紹,公司成立到現在兩年多來,主要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地平線公司目前所做正是把深度神經網絡放置在芯片中,去年已成功開發第一代處理器。未來將使每一輛車、每一台設備都具有環境感知、人機交互和決策控制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