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風不磨意”——香港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電 題:“宗風不磨意”——香港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

  中新社記者 楊喆

  巨星隕落,國學大師饒宗頤2月6日與世長辭,享年101歲。

  28日,公眾致祭和追思送別儀式在香港殯儀館內靈堂舉行,供人們作最後的告別。

  各界致送的花圈滿滿排列於殯儀館內外,寄託著人們的哀思與敬意。主色白色靈堂內,台上鋪滿白花,在燭光下更顯肅穆。容納數百人的廳中,陸續有各界人士前往致祭,親友壓低啜泣的聲音,不時以手帕拭去眼角的淚水。

  靈堂遺照兩側,挽聯分別寫有“宗風不磨意”“頤德自在心”,這源自饒宗頤詩句“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其中“不磨”正意指“不朽”。

  追思送別儀式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說,古人曾為“不朽”定下了三個標準:立德、立言、立功。饒公完全符合這些標準:他高尚的品德行誼,一直是學人楷模;其治學勤奮專注、不旁騖、不掛礙,因此成就頗多,論文逾千,專書過百;他一生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的復興,中華文明與世界諸文明的對話、互鑒、共融。

  這也著實貫穿了饒宗頤的一生,生於潮州的他從孩童時的秉承家學、飽覽群書、自學成家,到不斷觸類旁通,鑽研文、史、哲、藝各個範疇,精通詩、書、畫、樂,造詣高深。一直以來,學界、公眾贈予其的讚譽無數,他始終不改初心,淡然處之。

  饒宗頤喜畫荷花,筆下荷花自成一格,有“饒荷”之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在她看來,饒公與荷花,同樣是君子的象徵。饒公一生獻身學術文化的不朽精神、謙遜敦厚的真摯品格、誠禮待人的高尚情操,正是君子的完美寫照。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黃蘭發說,饒宗頤先生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成就非凡;對弘揚中華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貢獻顯著;貢獻國家和民族,品格高潔。他並表示,為失去這樣一位文化大師而深感惋惜。

  90歲高齡的法國漢學家汪德邁上世紀60年代被派往香港大學學習,師從饒宗頤。他在追思會上坦言,自己一生中最幸運的就是拜饒公為師。饒先生身上帶著中國人文思想中最珍貴的那部分東西:文學方面,用表意文字書寫內涵豐富的文獻;道德方面,有著君子人格的修為。

  大殮儀式隨後舉行,親友依次瞻仰饒公遺容,鞠躬以寄哀思。棺木中的他面容依舊清瘦,表情詳和,仿佛祗是安睡。

  封棺過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黃蘭發等8人扶靈。在公眾不捨的目光下,靈柩被移放至靈車,橫跨他居住數十年的香港,送往昂坪寶蓮禪寺舉行荼毗儀式。

  遺體入爐,最終告別的時刻到來。高僧大德誦經過後,人們手持白花,肅容列隊,依次行過,鞠躬作別一代國學大師。

  寶蓮禪寺不遠處的心經簡林,是由38條木柱組成的大型戶外木刻群,每根木柱上都刻有饒宗頤所書的《心經》經文,自然不工,令人感到平靜祥和。治喪委員會一位委員告訴記者,喪禮安排親友行於簡林之間,讓他們得以共同向饒公作最後的致敬。

  決定在天氣潮濕的大嶼山選用易腐的木柱,饒公生前曾如此解釋:這世界上有甚麼是不會壞的?人也會朽邁,況且木條。

  然而百年悠悠,饒宗頤卻以自己的一生留給世間“不磨”的背影。斯人已逝,風範猶存。簡林四旁,哀痛的親友肅立,細細傾聽李焯芬追憶饒公的人生哲學。或許此刻在他們心中,世界上有些事真的可以不朽。(完)